全球观察:潮评丨大学副书记被取消博士拟录取资格 学校要感谢网友“找茬”


(资料图)

近日,有网友称“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阿进录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成绩,拟录取为该校2023年民族学博士研究生”,此消息引发关注。青海民族大学4月13日发布公告称,经复核,阿进录不符合该校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取消其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资格。

党委副书记以笔试面试第一名拟被录取为本校博士生,对此,有网友提出:学校领导考自己学校的博士生,是否涉嫌“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能否真正保证招考过程的公平与公正。既然《招生简章》明确过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可资料显示,阿进录为1973年出生,超过45岁,年龄上是否符合招考条件。“原则上”三个字具体作何解释,什么情况下可以“违背原则”是不是也需要说明白?

这些争议都还没厘清,相关高校就直接公告,这位副书记不符合报考条件,取消录取,会不会过于着急和草率。就算要发这样的公告,最起码也要说清楚,其不符合的是哪一条报考条件,让资格取消得明白,也让公众看得明白。而现在的公告,仍然会让人疑惑,学校取消这位副书记的录取资格,到底是真有问题,还是为了应对舆论的无奈之举。这些,不能模棱两可,留下遐想空间。

如果真按学校说得那样,不符合报考条件,却能考了第一名,这又是怎么回事?之前从报名到资格审查到笔试再到面试,这位副书记何以“一路绿灯”,程序和审查何以层层失守?

此事引发关注后,相关学校回应称,这位副书记,也只是一名考生。此话并没有错,如果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校党委副书记也就只是一名普通考生,并无特别之处。但问题是,整个招考程序,到底有没有把他当成一名纯粹的考生。学校此前言之凿凿表示,他的资格审查是通过的,工作环节和程序都是按照考试流程和博士招生程序合理合规去运作的。但这些说法和最后学校处理结果又是自相矛盾的。当这些“言之凿凿”,沦为了用来糊弄公众的“辞令”,丢的是学校自己的“公信”。

笔者认为,此事不能以“取消资格”作为终点。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且暴露出了哪些程序漏洞,藏着哪些其他猫腻,都需要查清楚,并透明公开,依规处理。

不管怎样,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学党委副书记是否能读本校博士生并不是问题,重点是有无违规操作。如果能凭实力读博,无可厚非;学校招录程序完全没问题,也不必被舆论所裹挟,坦坦荡荡就行;若真有问题,只等着“舆论倒逼”的老毛病,也该改改了,公示公开和接受监督的程序,不能沦为摆设。

这次,大学党委副书记拟录取为本校博士这事,还真别怪网友找茬。学校还应感谢网友们,毕竟可能给了一个自我倒逼、自查自纠并向公平正义靠拢的机会。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

关键词: